看「兒時的點點滴滴」鳳梨的滋味

2012111911:25



 

傍晚時分,邊料理晚餐邊看一部日本宮崎駿卡通~「兒時的點點滴滴」,不論是宮崎駿或是片名都吸引了我,所以不急著匆匆把家人都叫來上桌吃飯。就這樣一個人看了前面好大一段的劇情,雖然闔家觀賞電視共享天倫很溫馨,但一個人擁有一台電視才像一方霸主,那種感覺不是被電視綁架,而是駕馭了一個天堂。


劇情有點溫馨,有點平淡,有點笑點,似乎集很多賣相,就是不會把人的心揪起來,所以我依然被他事抽離開著,六點多的黃昏,晚餐正烹煮著。


平平淡淡的,最令我會心一笑的一幕是故事主人翁妙子憶起小時候與爸爸、媽媽、祖母和兩個姊姊一起第一次品嚐鳳梨的往事。有一天,爸爸帶回一顆鳳梨,一顆有如穿著厚實盔甲衣和戴著叢林帽的胖阿兵哥,大姊問「怎麼吃?」二姊答「切開來」大姊又問「怎麼切?」無人可答,媽媽只好把它擱在牆邊櫃上並說「星期天再說吧!」

 

 


幾天後大姊興沖沖的回家對著全家說她知道怎麼切了,於是興奮的一家人屏息有如圍爐,看著大姊純熟順手的刀法切掉頭尾,再對切又對切成船形,一大塊一大塊躺平,然後再像切西瓜一樣的皮肉分離,最後分給每個人各兩小片,開動了,每個人嚼動著嘴,努力想品嚐出上帝賦予最初始的鳳梨味,而我,也期待著從螢幕中衝出最憾動的味道,從他們臉上看到滿足的笑容。


可惜宮崎駿不從我願,他們一個個臉部除了嘴巴動外,表情木然,鳳梨似乎不好吃,終於妙子說了不是鳳梨該有的口感與味道,「好硬」,然後大姊把吃不下的給妙子,二姊也把吃不完的給妙子……最後即使不好吃妙子也把所有人不要吃的通通吃下去了。


哇!這樣的結果真不如我所願,吃鳳梨的初體驗,不是多汁的甜味也罷,至少也是天殺的酸不溜丟,怎麼會是一個「硬」字了得,真是奇了,問題出在哪裡?

 

 


我想其中必有原因,不是宮崎駿沒吃過鳳梨,就是所有的製作團隊都沒吃過鳳梨,我失望的不是硬要看到他們吃到這可能來自台灣的水果一定要甜的難忘,好啦!心裡有這份期待,至少也要酸得每個人臉部揪成一團,要不然也要從椅子上跳起來。原來兇手是「太淡定了」。


童年吃鳳梨的記憶是,媽媽一邊削出一條條中間硬心部分,任何食物都寶貴的年代,叮囑我咬其滋味,不要吞下,淡淡的滋味,在廚房,在料理檯旁,在媽媽身邊,那先吃為快的淺嚐是最甜蜜的回憶。寫到此,我突然會意明白過來,是不是妙子的大姊忘了要把鳳梨心切除,偏偏又不幸遇上這顆鳳梨是不酸也不甜?所以吃起來就是「好硬」的滋味。

 

 


可是鳳梨卻不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水果,然而味蕾會變,鳳梨的多甜多汁,讓我最近會買回來自己切來吃,可是女兒竟然跟我說她不喜歡,奇怪為什麼小孩子都不會喜歡吃鳳梨呢?一大顆吃不完,就換換口味,鳳梨炒木耳,盤底可朝天,不用問,這下他們一定喜歡吃了。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水果是芭樂,現在依然是,即使長大後,經過改良又改良,進口的進口,好吃的水果不計其數,雖然市售的芭樂已不是孩提時的原始滋味,吃到澀又無味的芭樂機率不低,當年外來品種泰國芭樂一顆幾百元,沒有多久,農業生態全改,直到最近吃到自己栽種出來的原始芭樂味,讓我感覺又回到了童年。不論如何,我仍要把最愛的水果獻給芭樂。


妙子啊!你童年對鳳梨的回憶就這樣被宮崎駿與他們給毀了。但寫這篇也不能毀了宮崎駿,因為這部片子純樸清新的讓人不知不覺憶起溫暖的童年回憶。

 

兔也寫於  2012.08.23

 

刊登於更生四方文學2012.11.18